传染病来袭,你准备好了吗
发布时间: 2018-10-23      访问次数: 272

        天气变脸得真快,一夜之间秋天就到了,气温骤降,早晚温差大,空气变得干燥,人体在短期难以适应。在这个“多事之秋”里 ,又有一大波传染病准备伺机而动了,小朋友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,最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,家长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宝宝呢?

 

认识轮状病毒肠炎

        轮状病毒肠炎又名秋季腹泻,多发生于天气较寒冷的秋冬季节,是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原因。其传染性强,多发于6月~2岁的孩子。轮状病毒肠炎大部分表现为突然发烧、呕吐,随后出现腹泻,大便是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,水分多,偶尔有粘液,没有腥臭味,没有血丝,每天310次不等,严重的每天达20多次。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免疫力正常的孩子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,38天可以自愈。但是,部分患儿可伴有脱水、酸中毒、低钾、低钠、抽筋、心肌损伤等,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。

        家长们要识别脱水的早期表现,如口干、小便量减少、眼窝凹陷,有些吃奶的孩子表现为不停地喝奶,这其实是口渴要喝水,而不是肚子饿,出现这种情况要到医院检查。如果出现反复高热、腹胀、精神差、皮肤花纹等,或者出现腹泻严重、频繁呕吐、无法进食、明显少尿、无尿等症状,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
预防轮状病毒肠炎

①做好消毒,孩子的奶瓶、餐具要用消毒柜或开水煮沸消毒;

②注意手卫生,换尿片后、冲牛奶前、喂奶前洗手;

③防止传播,不能与轮状病毒的患儿接触;

④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有良好的预防作用。

 

认识手足口病

        进入秋季,手足口又有一个发病小高峰。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。表现为发热、口痛、厌食、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,手、足、臀部、四肢红色斑丘疹、丘疹、丘疱疹。多数手足口病患儿预后良好,一周左右痊愈,少数患儿发展为重症,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,迅速导致死亡。

        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,注意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,如果有持续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肢体抖动、无力、惊跳、精神差、呼吸增快或不规则、出冷汗、手脚凉等,要考虑重症手足口病,必须马上去医院看病。

预防手足口病

①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,看护人接触儿童前、替幼童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,并妥善处理污物;

②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,每日对玩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;

③避免接触患病儿童,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;

④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室内空气流通,勤晒衣被;

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隔离;

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对EV71型手足口病有预防作用,有些孩子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,仍然感染了手足口病,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,手足口病疫苗接种不一定产生100%的保护力。

 

认识疱疹性咽峡炎

        部分手足口病的孩子皮肤没有皮疹,只有口腔疱疹或溃疡,也就是疱疹性咽峡炎,可以有发热、口痛、流涎、拒食等表现。因此,如果孩子突然不愿进食、流口水,家长要检查孩子口腔,看是否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。部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经过12天,发现手、足、臀部丘疹、丘疱疹,也就是手足口病。所以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的不同临床表现。疱疹性咽峡炎预防与手足口病相同,主要是注意卫生,避免接触患病的病人。

 

认识流行性感冒

       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经呼吸道飞沫传播,传染性强,传播迅速。儿童流感常起病急,高热,体温可高达3940℃,常伴畏寒、头痛、背痛、四肢酸痛、疲乏等,不久即出现咽痛、干咳、流鼻涕、眼结膜充血、流泪、畏光。部分儿童可伴随腹痛、恶心、腹泻、腹胀等消道表现。无并发症的流感发热一般持续34天,热退后全身不适症状减轻,但干咳及乏力可持续12周。

以下情况提示重症流感

①持续高热﹥3天,伴剧烈咳嗽,咳脓痰、血痰或有胸痛;

②呼吸困难,呼吸比平时增快,口唇发乌;

③精神差、嗜睡、烦躁、抽筋;

④严重呕吐、腹泻,出现尿量减少、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;

⑤合并肺炎;

⑥小便量明显减少;一旦出现这些情况,需要住院治疗。

预防流行性感冒

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;

②流行期间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如商场、超市等;

③小龄儿加强营养,大龄儿要注意锻炼身体和适当休息,不要“开夜车”上网、玩游戏等,

提高身体抗病能力;

④接触流感病人者预防性口服磷酸奥司他韦;

⑤接种流感疫苗有预防流感作用。

 

保健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8.10